分佈式光伏加速發展,三大挑戰你值得關注!
發佈時間:
2022-08-20 10:21
近年來,隨着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、國內能源結構加速轉型,光伏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。儘管分佈式光伏前景向好,但各地在實踐過程中普遍面臨“政策標準不統一”,“消納併網難題待解”,“後期運維困難”等三大挑戰,於此“新技術”、“新平臺”、“新模式”則成爲不少企業的應對之道。”
01
當前政策利好,分佈式光伏發展迅猛
分佈式光伏具有以用戶側自發自用、多餘電量上網,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等特徵。國家能源局印發的《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報送整縣(市、區)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》,要求分佈式光伏“宜建盡建”與“應接盡接”。而近期,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《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峯實施方案》,提出到2025年,新建公共機關建築、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%。由於政策持續加碼,推動分佈式光伏建設進入“快車道”。2022年上半年,光伏新增裝機30.88GW,其中分佈式光伏達19.65GW,接近三分之二。
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吳吟表示,業內專家估計今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可能達到1億千瓦左右。良好的市場前景,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反饋。以國內戶用光伏龍頭企業正泰安能爲例,不久前剛獲得了10億元戰略融資,且傳出將獨立上市消息。老牌光伏龍頭企業天合光能,今年上半年在分佈式光伏市佔率上繼續保持領先位次,企業股價在今年4月以來連續走強,有望創出歷史新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來,受新冠肺炎疫情、俄烏衝突等內外部因素影響,硅料價格持續攀高,對光伏組件等下遊企業帶來壓力,影響了分佈式光伏建設進度。但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表示:“隨着國內硅料新項目陸續投產,預計今年年底國內產能到120萬噸,明年年底或超過240萬噸,原料價格或將下降,利好分佈式光伏。”
02
實踐推進中有三大挑戰值得關注
01 各地政策、標準不一,對企業帶來困擾
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,國家提出整縣推進分佈式光伏建設以來,各地執行政策不一,對企業帶來困擾。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:現在分佈式光伏都要求配儲能,但是容量定價還是電量定價?各地不盡相同。關於這塊,國家層面亟待出臺政策讓投資人明確預期。與此同時,缺乏標準也是不少企業頭痛的問題。以BIPV(光伏建築一體化)爲例,建築業、光伏業各自有專門標準,目前暫無明確方案將兩者融合。“比如廣東和福建很多地區由於歷史原因,荷載不夠,想在彩鋼瓦屋頂上建光伏到底用什麼方案解決,電站生命週期和屋頂使用週期怎麼適配都需要探索。”中信博副總裁孫國俊說。由於缺乏明確的政策標準,企業在推進分佈式光伏建設過程中容易徒增非技術成本。多家企業負責人表示,目前包括土地、融資等非技術成本佔到了總成本的20%以上,尤其是土地使用成本,各地執行標準不一,一些政策值得商榷。
02 光伏發電消納併網,難題難解。
國家能源局提出,分佈式光伏發電實行“就近消納”,但各地電網建設存在差異,讓光伏發電消納併網存在諸多難題。國網江蘇經研院能源研究室主任李琥表示,不同層級的電網面臨着不同的問題,如配網方面可能面臨着線路約束,也可能面臨斷面約束,“2020年,江蘇蘇北電力南送過江斷面最大輸送達到1721.1萬千瓦,已達到輸電極限,如果未來蘇北新能源繼續發展,就需要增加輸電能力。”不只是大電網層面的消納難題,廣大農村地區的電力基礎設施也亟待進一步升級。某縣級市副市長表示,農村電網比較薄弱,光伏發電的波動性特徵會加劇農村電網的波動,“這對於許多鄉鎮企業來說,就容易造成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。”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光伏發電存在的波動性問題暫時“無解”,要解決消納問題,除了繼續加強科技創新外,需要光伏企業、電網企業等市場主體間的相互配合。
03 後期運維仍面臨諸多難題。
對於工商業來說,分佈式光伏的“自發自用”特性,對企業節能減排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。但對於數量龐大的戶用光伏用戶來說,如何找到盈利點則成爲後期良性發展的關鍵。“目前的碳交易、綠電交易,更多還採取集中式交易方式,對於中小型企業並沒有開放。”中來新能源開發總經理耿磊說。由於交易環節遇阻,項目投資回報預期降低,企業無利可圖就會影響後期運維。有業內人士坦言,某村用集體經濟投入近70萬元做的光伏屋頂項目,一年的收益不到3萬,而像學校等用電成本本就較低的地區,建設BIPV的收益率會更低。多位業內人士還表示,在全球“減碳”趨勢下,探索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利用問題勢在必行。
03
科技創新依舊是破題關鍵
針對上述挑戰,企業並沒有坐等政策,而是紛紛圍繞科技創新,開展先行探索。“新技術”成爲企業的發力焦點。近年來,包括異質結、鈣鈦礦等新型電池迅速發展,爲分佈式光伏建設降本增效提供可選路徑。如大正微納科技研發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有望安裝在車頂、鐵塔等領域,目前正將產能從目前的10MW擴充到100MW。日託光伏研發的輕質柔性單晶硅組件,不久前已獲得太極實業663.21萬元的採購訂單。國家電投江蘇和慧綜合智慧能源總經理朱藝新表示,光伏電池板的製造規模每翻一番,產品固定成本就會下降25%,隨着新型電池的上量,隨之而來的綜合優勢將更加明顯。“新平臺”成爲不少企業的共同選擇。
“戶用光伏如同‘螞蟻搬家’,單個用戶比較分散,整個項目工序非常多,需要系統性建設。”正泰安能公共與政府事務部經理汪志華說。該公司探索“光伏星球”,通過對代理商、運維商、業務開發人員和工程建設人員進行培訓,確保分佈式電站建設的品質以及運維服務的質量。
天合光能構建信息平臺打通企業與供應商、企業內部、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數據流,實現對前端、運營、採購、生產、物流、服務等各環節的透明化管理。“這個平臺將不止服務天合的分佈式電站,也可以爲友商服務。”高紀凡說。“新模式”蘊藏破題可能。“光伏+儲能”已成爲分佈式光伏建設的重要模式,但多位受訪者表示,每個項目單獨建設儲能電站存在資源分散、利用率不高等問題,“共享儲能”或將成爲破題思路。“共享儲能目前主要用於大型電站或者電網側的調峯調頻,在西北地區已有成功案例。隨着分佈式項目建設速度的加快,未來三到五年,共享儲能在分佈式電站方面或得到更多應用。”禾望電氣光伏渠道產品總監韓光說。
相關新聞
暫無數據